环境污染防治基础知识(三)-向水体排放
3.向水体的排放;
3.1 水体及水体污染:
3.1.1 水体
(1)水体: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
(2)水循环:水体通过蒸发、降水、径流、下渗 形成自然界的水循环;
3.1.2 水体自净
(1)水体自净:指的是受污染的水体自身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浓度和毒性逐渐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
(2)水体自净作用
——物理作用:沉淀、稀释、溶解等
——化学作用: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
——生物作用:藻类、微生物氧化分解等;
3.1.3 水质污染:
(1)水质:水和其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总和特性;
(2)水质污染:人为排放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组成及水质发生变化,造成动植物生存环境恶化,对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
(3)水体污染源(点源、面源):工业废水(点源)、生活废水(点源)、农业废水(面源)、大气降水(面源);
(4)水质污染类型:
(5)水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重金属(汞、镉、铅、砷、铬);属于一类污染物;来源于采矿、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电镀;
——石油类(指各种油类);来源于餐饮废水、机械加工废水、炼油业废水、石油开采等;
——植物营养盐类(氮、磷);来源于生活污水、化肥、水土流失等
——无机有毒物(氰化物、氟化物、硫化氢);来源于化工、电镀、煤气、炼焦等;
——有机有毒物(酚类、有机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来源于有机合成;
——有机无毒物(化学耗氧量COD、生化耗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无机无毒物(酸、碱、无机盐);来源:金属表面处理、制碱、纸革、造纸排放碱液;危害:破坏水体的自净能力,腐蚀管道和船舶等;
——放射性物质:来源于核电站放射性废水,核泄漏、化学、医学、冶金、农业等部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后排放的污水;
——病原微生物(病毒、病菌、寄生虫);来源于:屠宰、畜牧业、医院等废水;
——热污染;来源于排放冷却水;危害:水温升高,水生生物生受收到影响;
3.2 水污染防治技术;
3.2.1 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3.2.2 酸碱废水处理(中合法)
(1)方法/步骤:
——利用酸、碱废水相互中和;
——加碱或利用废碱、碱性废渣中和含酸废水;
——加酸或利用废酸、烟道气(SO2气体)等中和含碱废水;
注:设备:中和池
3.2.3 含油废水处理(老三套)
(1)方法/步骤
——隔油,处理 悬浮在水面上的油,漂浮水面,约占废水含油量的60%-80%;
注:设备:隔油池(油水分离器)
——气浮,处理隔油池出水的悬浮在水中的乳化状态油,经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可降至30毫克/升;
注:设备:气浮池(气浮槽)
——生化,利用微生物分解溶解在水中的油(水中溶解的油作为微生物的饵料),经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可降至10毫升/升以下;
注:设备:曝气池、沉淀池
3.2.4 含重金属废水处理
(1)方法/步骤
——化学沉淀,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
注:设备:沉淀池
——离子交换法,重金属离子与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交换,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注:设备:离子交换柱
3.2.5 废水综合处理(A/A/0法)
注:厌氧池、缺氧池:存在厌氧菌(适合吃粗粮,但是吃的不干净),不需要曝气;
好氧池:存在好氧菌(适合吃细粮,且吃的干净),需要曝气;
3.2.6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注:加氯间:消毒工序
3.3 水污染监测
3.3.1 监测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排放标准
——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地方标准:例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行业标准:例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
——总量控制指标;
3.3.2 主要水质监测项目:
3.3.3 监测点位布设:
(1)第一类污染物(重金属):采样点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
(2)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设在排污单位外排口;
3.3.4 水质监测采样方法:
(1)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测(连续采样);
(2)等时混合水质监测(周期采样)
(3)瞬时采样(人工采样)
3.3.5 主要水质监测方法;
————完结——
上一篇 > 环境污染防治基础知识(二)-向土地排放